【 突如其來的任務 】
話說在1999年,我突然收到通知,教廷已委任我為宗座神學院的院士。此學院的院士由教廷委任,他們是來自各地的神學家,人數不超過40位,主職推動學術研究,尤其著重信仰與文化的互動、神學和哲學的交流。此學院於1695年成立,幾經起伏。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在《信仰與理性》通諭中,提到要更新一些宗座學院,以從事各種研究。其後於1999年,教宗批准宗座神學院的章程,其中第13條指出:學院為滿全其目標,須組織不同的神學會議,發行定期的雜誌,解釋教會的神學文件,建立圖書館讓院士們做研究。因此,我們也舉辦了好幾次研討會,其中兩次是國際性的,同時也創立了一本名為《PATH》的雜誌,迄今已出版了三冊。
今年年初,我收到友人的電郵,他祝賀我獲委任為國際神學委員會成員,我以為他弄錯了,便在回覆他時加以糾正,說我是在五年前獲委任為宗座神學院院士,而非國際神學委員會成員,最後多謝他在五年後,才向我致以祝賀。
後來,本會總會長查偉思在一封電郵中,順帶提起教廷有意委任本人為國際神學委員會成員,而且正在向他諮詢。不久,我便收到梵蒂岡國務卿寄來的教宗委任狀,委任日期是2004年2月9日,但此消息是在三月初才透過《羅馬觀察報》公佈。
至目前為止,我只收到委任狀,但尚未詳細了解委員會的運作與實務。國際神學委員會於1969年由教宗保祿六世基於梵二的要求而成立,當時也擬定了一個章程試用本;十三年後,當今教宗對此章程作了適應的修改,並將之正式確認。
委員會成立的理由很簡單:由於教會向普天下宣講福音和施教,在今日世界要有效地奉行此任務,便需要深度的神學反省和學術研究,也為此緣故,委員會成員是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神學家。委員會由信理部樞機領導,工作分配和統籌則由委員會的總書記處理。信理部會列出一些課題,由成員按其所長,分組研究,並且每年至少召開一次全體大會。
我接到委任後,也回了信。於此意想不到的委任,首先衷心感謝教宗的提拔,同時我也深深體會到教宗對中國教會的厚愛,這愛是天主的大禮。雖然在神學上,我還有很多東西要學習,但我於委員會的服務,必會全力以赴。
但願天主每日都扶持我!
韓大輝神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