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期目錄> | 交流與研究 | 教學工作:培養天主教學者 | 支援•出版•考察 | 新一頁:原道交流中心揭幕 |

14
天主教研究中心
 

(放大圖片)

 

 

 

 

 

 

 

 

 

 

新一頁:原道交流中心揭幕

由於天主教研究中心其中一個重要的工作,是邀請世界各地,特別是國內和台灣的學者來港作交流訪問,以及支援年輕學者作天主教的專題研究,故此一個常設的宿舍極其需要。為此,經過不同人的多番努力後,終於獲得香港教區同意,讓蔡惠民神父及夏其龍神父得以無條件地使用位於大埔錦山忠信里,耶穌小姊妹會的舊會院,成立交流中心,而兩位神父幾經辛苦,花上不少心血,方把會院改成設有小聖堂及八間獨立房間,供訪問學者及研究生住宿。


原道交流中心已經開始運作,而於五月二十四日舉行祝聖禮式,當日邀得湯漢助理主教為主禮嘉賓。湯漢主教以讀經(宗徒大事錄17:22-28)中的阿勒約帕哥精神去表達教會對福傳事業的心火。他指出教會自保祿以後,便本著這樣的精神,與不同的民族文化接觸和交流,讓基督的信仰廣傳於大地,這同樣是原道交流中心設立的意義。湯主教並為中心灑聖水,以祝福這中心能為福傳發展作用。


蔡惠民神父在歡迎詞中對「原道交流中心」成立的理念和歷史作了一個簡潔的介紹。他指出中心成立的目的,是為了配合天主教研究中心的交流計劃的發展,為訪問學者及其他研究生提供研究、交流的住宿地點。


而整個原道交流中心由接收地址到祝聖儀式,共花了九個月的時間,建築物整體的裝修已經完成,整個交流中心已經可以運作,不過建築物的外圍,包括花園等空地,仍然需要籌募經費。故此希望各界可以對這個交流中心多加支持。另外,夏其龍神父在致謝詞中,以大自然的美講及交流中心的意義。


天主教研究中心的主任賴品超教授亦有出席祝聖禮儀,並在致謝詞中分享了他第一次到交流中心的選址視察時的心情和感受。他很欣賞各方的努力,讓中心無論在外觀和環境,都給予他煥然一新的感覺。


當日耶穌小姊妹會的修女同樣出席禮儀,她們對翻新後的會院表示相當滿意,同時也十分感動。她們很高興會院不僅能夠盡量以原貌加以保留,還能重新「活化」,成為一所對傳教有貢獻、有幫助的地方,令她們覺得修會的精神,在原道交流中心,以另一個形式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