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學教材叢書: | 創世論 |舊約的背景 |與基督有約 | 新約導論 | |
![]() |
創世論 湯漢著 (香港公教真理學會, 1993) 選購電子書可 |
|---|---|
目錄 |
縮略語 |
iii |
|
|---|---|---|
| 胡振中樞機序 | v |
|
| 編者的話 | vii |
|
| 目錄 | ix |
|
| 導言 | 1 |
|
第一章 |
天主創造世界 | 5 |
1. |
中國文化中的準備 | 5 |
| 1.1 中國神話的宇宙觀 | 5 |
|
| 1.2 儒家的宇宙觀 | 7 |
|
| 1.3 從道家至道教的宇宙觀 | 8 |
|
2. |
聖經啟示 | 12 |
| 2.1 舊約司祭典的創世觀 | 14 |
|
| 2.2 舊約雅威典的創世觀 | 17 |
|
| 2.3 從舊約演進到新約的宇宙觀 | 18 |
|
3. |
教會訓導 | 20 |
| 3.1 信經 | 20 |
|
| 3.2 梵一 | 22 |
|
4. |
神學家的見証 | 32 |
| 4.1 傳統神學家 | 32 |
|
| 4.2 現代神學家 | 38 |
|
| 第二章 | 天主保存和照顧世界 | 47 |
1. |
中國文化中的準備 | 47 |
2. |
聖經啟示 | 49 |
| 2.1 天主保存世界 | 49 |
|
| 2.2 天主照顧世界 | 50 |
|
3. |
教會訓導 | 52 |
| 3.1 天主保存一切受造物 | 53 |
|
| 3.2 天主藉著衪的照顧,保護與引導衪所造化的一切 | 54 |
|
| 神學演繹 | 55 |
|
4. |
4.1 反對一般天使論的理由 | 55 |
| 4.2 反對邪惡天使論的理由 | 57 |
|
| 4.3 一些現代神學家 | 59 |
|
| 第三章 | 善良和邪惡的天使 | 65 |
|
1. |
中國文化中的準備 | 65 |
| 1.1 民間宗教的神祗觀 | 65 |
|
| 1.2 道教的神祗觀 | 66 |
|
|
2. |
聖經啟示 | 69 |
| 2.1 善良天使 | 69 |
|
| 2.2 邪惡的天使 | 72 |
|
|
3. |
教會訓導 | 75 |
| 3.1 梵二前 | 75 |
|
| 3.2 梵二及梵二後 | 79 |
|
|
4. |
神學演繹 | 80 |
| 4.1 反對一般天使論的理由 | 80 |
|
| 4.2 反對邪惡天使論的理由 | 80 |
|
| 4.3 對善良天使的敬禮 | 81 |
|
| 4.4 天使論的實際意義 | 83 |
|
| 第四章 | 人的源和結構 | 85 |
|
1. |
中國文化中的準備 | 85 |
| 1.1 中國神話的人學 | 85 |
|
| 1.2 儒家的人學 | 86 |
|
| 1.3 道家的人學 | 89 |
|
|
2. |
聖經啟示 | 91 |
| 2.1 天主的肖像 | 92 |
|
| 2.2 毀容的肖像 | 93 |
|
| 2.3 基督的肖像 | 95 |
|
|
3. |
教會訓導 | 97 |
| 3.1 梵一前後 | 97 |
|
| 3.2 梵二 | 103 |
|
|
4. |
神學演繹 |
108 |
| 4.1 人是天主的兒女 |
108 |
|
| 4.2人類的一體性 |
109 |
|
| 4.3 人的肉身和靈魂 |
109 |
|
| 4.4 靈魂的起源 | 111 |
|
| 4.5 人與杜會政治的關係(人權神學) | 113 |
|
| 4.6 人與杜會經濟的關係(喜樂神學) | 117 |
|
| 4.7 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生態神學) | 121 |
|
| 附錄 | 淺談佛教的宇宙觀 |
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