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頁 簡介 網站連結

教區生命倫理小組通訊


2019

文章 作者 期數
第33期 青少年的網絡世界
網絡的法律陷阱 沈士文大律師 (第33期:2019年10月)
網絡世界的精彩與掙扎 張世聰先生 (第33期:2019年10月)
網絡青年-何謂「毒男 / 女」、「宅男 / 女」? 錢美芝小姐 (第33期:2019年10月)
誰明暸我的電競生活? 姚芍妏小姐 (第33期:2019年10月)
網絡文化Q&A 黎韻瑤小姐 (第33期:2019年10月)
第32期 反思虐兒事件
被虐經驗對性格成長的影響 顧國雄醫生 (第32期:2019年6月)
從虐兒事件反思維護生命的推動(下) 李福生執事 (第32期:2019年6月)
父母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和管教子女 黃梓茵女士 (第32期:2019年6月)
第31期 反思虐兒事件
從虐兒事件反思維護生命的推動(上) 李福生執事 (第31期:2019年5月)
童年惡劣經驗的影響 陳沛霖先生 (第31期:2019年5月)
學校人員如何識別及處理懷疑虐兒個案? 梁綺媚校長 (第31期:2019年5月)

2018

文章 作者 期數
從天主教角度看對罕見病人的支援 阮美賢博士 (第30期:2018年10月)
「一視」與「同仁」:資助昂貴醫藥的兩種倫理想法 區結成醫生 (第30期:2018年10月)
病人對香港罕見病政策的期望 曾建平先生 (第30期:2018年10月)
救人如救火 派錢不如派藥 邵家臻議員 (第30期:2018年10月)
危重病人真的有選擇嗎? 歐陽嘉傑醫生 (第29期:2018年1月)
危重病人遇上危重病科醫生:還有選擇嗎? 陳惠明醫生 (第29期:2018年1月)
適當運用各種醫療方法 呂志文神父 (第29期:2018年1月)

2017

文章 作者 期數
都市情緒病 顧國雄醫生 (第28期:2017年9月)
情緒病的社區支援服務 阮振峰先生 (第28期:2017年9月)
平安與喜樂 吳多祿神父 (第28期:2017年9月)
代孕母是否合乎道德? 呂志文神父 (第27期:2017年6月)
代孕 - 醫學界的觀點 李幸奐醫生   葉浩恩先生譯 (第27期:2017年6月)
代孕母的法律問題 「摘要」 張健利大律師  歐陽嘉傑醫生 (第27期:2017年6月)
醫生協助病人自殺 (中文版摘要)  葉浩恩先生 譯 (第26期:2017年3月)

2016

文章 作者 期數
性中有愛‧愛中有性:問世間「性」為何物? 吳海雅博士 (第25期:2016年12月)
講座摘錄 - 性中有愛‧愛中有性 賴煜清先生 (第25期:2016年12月)
性中有愛‧愛中有性 - 講座回應 陳彥琦小姐 (第25期:2016年12月)
從「自然家庭計劃」到「不育治療」 程德君醫生 (第24期:2016年9月)
自然生育科技 呂煥玲醫生 (第24期:2016年9月)
講座回應 - 克賴頓模式照護系統 邱緻瑩小姐 (第24期:2016年9月)
未婚懷孕少女的需要及其支援服務 吳惠敏小姐 (第23期:2016年6月)
尊重生命 - 從法律角度反思 黃尤理先生 (第23期:2016年6月)
尊重生命 - 講座的回應 李亮神父 (第23期:2016年6月)
醫療程序的良知探討 歐陽嘉傑醫生 (第22期:2016年3月)
墮胎程序的良知抗拒是否有法律保障? 張健利資深大律師 (第22期:2016年3月)
醫療程序的良知探討講座的回應 葉慶華神父 (第22期:2016年3月)

2015

文章 作者 期數
愛與生命教育 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 (第21期:2015年12月)
如何在學校推行兒童及青少年性教育 明愛「愛與誠」綜合性教育計劃 (第21期:2015年12月)
如何在學校推行青少年性教育講座回應 李亮神父 (第21期:2015年12月)
從家長角度去看子女患上黏多醣症 馬安達先生 (第20期:2015年9月)
罕見病 潘永潔醫生 (第20期:2015年9月)
愛護個體的生命 夏其龍神父 (第20期:2015年9月)
天主教對同性戀的教導 艾立勤神父 (第19期:2015年6月)
同性婚姻的爭議宣講聲明 陳培佳博士 (第19期:2015年6月)
公開討論   (第19期:2015年6月)
區貴雅修女及紀寶儀修女紀念基金步行籌款花絮   (第18期:2015年3月)
回應:疫苗的倫理關注 葉慶華神父 (第18期:2015年3月)
疫苗的倫理關注 趙長成醫生 (第18期:2015年3月)
疫苗的倫理問題 歐陽嘉傑醫生 (第18期:2015年3月)

2014

文章 作者 期數
應否為自己及兒童做遺傳測試 (一) 周景勳神父 (第17期:2014年12月)
應否為自己及兒童做遺傳測試 (二) 郭旭龍醫生 (第17期:2014年12月)
應否為自己及兒童做遺傳測試 (三) 鍾侃言醫生 (第17期:2014年12月)
生命倫理講座:變性人面面觀 李亮神父 (第16期:2014年9月)
變性人面面觀 - 從醫學角度看變性人 康貴華醫生 (第16期:2014年9月)
相關書籍推介 聖神修院神哲學院 生命倫理資源中心 (第16期:2014年9月)
照料長者認知障礙人士的倫理道德 譚傑志神父 葉浩恩譯 (第15期:2014年6月)
老人健康服務的倫理 莫俊強醫生 (第15期:2014年6月)
聖神修院神哲學院生命倫理資源中心簡介   (第15期:2014年6月)
沙士與醫護人員的挑戰 譚傑志神父 葉浩恩譯 (第14期:2014年3月)
沙士啟示之社會關愛的實踐 陳麗雲教授 (第14期:2014年3月)
相關書籍推介 陳麗雲教授 (第14期:2014年3月)

2013

文章 作者 期數
安樂死與自殺 魏志立神父 阮嘉毅醫生 (第13期:2013年12月)
在信德年談安樂死 沈茂光醫生 (第13期:2013年12月)
長者對安樂死的看法 余美玉女士 (第13期:2013年12月)
從天主教信仰看生命教育 何文康博士候選人 (第12期:2013年9月)
生命教育之不可能的任務--從性開放到守貞愛生命 杜慧妍女士 (第12期:2013年9月)
在學校推行生命教育有需要嗎? 黃尤理、陳偉彬 (第12期:2013年9月)
如何在學校推行生命教育 儲富有 先生 (第12期:2013年9月)
複製人和幹細胞研究的倫理問題 譚傑志神父 (第11期:2013年3月)
幹細胞治療,現實與神之區別 陳志峰教授 (第11期 p.3:2013 年3月)

2012

文章 作者 期數
「產後墮胎」還是殺嬰? 譚傑志神父  (第10期:2012年12月)
如何救治患有嚴重異常嬰幼兒 阮嘉毅醫生 (第10期 p.3:2012年12月)
誰為生命擲亳? 蔡志森先生 (第10期 p.4:2012年12月)
移植器官、捐贈幹細胞與臍帶血:愛德行為? 吳智勳神父 (第9期:2012年9月)
生命重燃 緣因有您── 臍帶血與骨髓的應用和捐贈 李卓廣醫生 (第9期 p.3:2012年9月)
對醫療改革的一點意見 吳偉傑博士 (第8期:2012年6月)
醫療改革為誰改 黃志鴻先生 (第8期 p.2:2012年6月)
從一些案例看公共醫療分配的倫理反思 阮嘉毅醫生 (第8期 p.2:2012年6月)
深切治療的反思:限制救治合理的嗎? 歐陽嘉傑醫生 (第7期:2012年3月)
維持末期病人生命的治療───醫護人員的反思 謝俊仁醫生 (第7期 p.2:2012年3月)

2011

文章 作者 期數
預設醫療指示:醫療倫理的探討 歐陽嘉傑醫生 (第6期:2011年12月)
醫療倫理的抉擇──兒科臨床案例 鄔維揚執事主講 (第6期 p.2:2011年12月)
預設醫療指示及醫療上代作決定的相關法律 廖雅慈博士 (第5期:2011年6月)
預設醫療指示:教會的訓導及反省 呂志文神父 (第5期 p.2:2011年6月)
預設醫療指示:長者的意見 余美玉女士 (第5期 p.2:2011年6月)

2010

文章 作者 期數
產前診斷(二) 李斌生神父 (第4期:2010年12月)
產前遺傳診斷的最新發展 盧輝文醫生 (第4期 p.2:2010年12月)
產前診斷(一) 簡適悠醫生 (第3期:2010年12月)
「產前診斷」的信仰反思 麥家儀女士 (第3期 p.2:2010年12月)
我的可人兒 梁敏儀女士 (第3期 p.2:2010年12月)
生命倫理學的挑戰 譯傑志神父 (第2期:2010年7月)
教區生命倫理小組 歐陽嘉傑醫生 (第1期:2010年5月)

家庭年生命倫理系列


文章 作者 刊物:原載於公教報
比林斯自然生育調節法 林詠姬 (2007-06-24)
自然法家庭計劃的反省 吳志航 (2007-07-01)
不育的煩惱(上) 潘志明醫生 (2007-07-08)
不育的煩惱(下) 潘志明醫生 (2007-07-22)
產前診斷(上) 歐陽嘉傑醫生 (2007-07-29)
產前診斷(下) 歐陽嘉傑醫生 (2007-07-29)
安全套與愛滋病 歐陽嘉傑醫生 (2007-08-12)